肥胖下颌角整形的方法主要有轮廓针注射、吸脂塑形、下颌角截骨术、射频溶脂、线雕提升。
1、轮廓针注射:
通过注射药物减少下颌角部位肌肉体积,适用于咬肌肥大型下颌宽大。常用药物含肉毒杆菌素成分,可阻断神经与肌肉信号传导,使肌肉逐渐萎缩。需每4-6个月重复注射维持效果,可能出现暂时性咀嚼无力等反应。
2、吸脂塑形:
采用负压抽吸技术去除下颌脂肪堆积,适合皮下脂肪过多导致的双下巴。手术通过微小切口插入吸脂管,创伤较小但需穿戴加压面罩1-2周。术后可能出现局部淤青肿胀,需避免剧烈运动。
3、下颌角截骨术:
通过口腔内切口截除部分下颌骨,直接改变骨骼轮廓。适用于骨性下颌角肥大者,手术需全身麻醉,术后需流质饮食2周。可能伴随暂时性面部麻木,完全恢复需3-6个月。
4、射频溶脂:
利用射频能量加热溶解脂肪细胞,配合负压吸引排出。属于微创治疗,适合轻度脂肪堆积且皮肤松弛者。需3-5次疗程,每次间隔1个月,可能出现暂时性红肿。
5、线雕提升:
通过植入可吸收蛋白线提拉松弛组织,改善下颌缘模糊。适合伴随皮肤松弛的轻度肥胖者,效果维持1-2年。术后需避免大幅度面部表情,可能出现线头外露或轻微刺痛感。
术后需保持低盐饮食减少水肿,避免过硬食物影响恢复。日常建议配合颈部伸展运动预防皮肤松弛,睡眠时垫高头部促进淋巴回流。长期控制体重波动有助于维持整形效果,出现异常肿胀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评估个体情况,结合脂肪分布、皮肤弹性及骨骼形态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