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可以出现哪些并发症

发布于 2025/06/09 15:40

尿路梗阻可能引发肾积水、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及尿源性脓毒症等并发症。尿路梗阻的并发症主要有肾积水、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尿源性脓毒症。

1、肾积水:

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在肾盂内积聚形成肾积水。长期肾积水可能引起肾盂扩张、肾实质变薄,严重时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伤。轻度肾积水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酸胀,重度者可出现腹部包块或肾功能异常。

2、尿路感染:

尿液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环境,易引发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发热等症状。反复感染可能加重肾脏损伤,抗生素治疗需结合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3、肾功能损害:

长期梗阻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晚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双侧完全梗阻超过2周可能造成不可逆肾衰竭,需及时解除梗阻。

4、继发性高血压:

肾实质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压升高。这类高血压常表现为舒张压显著增高,常规降压药效果不佳。解除梗阻后血压多可逐渐恢复正常。

5、尿源性脓毒症:

严重尿路感染合并梗阻时,细菌及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血培养常为革兰阴性菌。需紧急抗感染治疗并行尿液引流,病死率可达20%-40%。

尿路梗阻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摄入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可促进排尿,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腰部不适。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监测梗阻解除后恢复情况。出现发热、腰痛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防止感染扩散或急性肾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需加强会阴清洁,降低导管相关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