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质剥脱症可能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真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皮肤屏障受损:
频繁使用碱性清洁产品或过度去角质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角质层水分流失加速。长期暴露于干燥环境或紫外线辐射也会削弱皮肤屏障功能,使角质细胞异常脱落。这类患者常伴有皮肤干燥脱屑,需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修复屏障。
2、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侵入角质层后会分泌角质蛋白酶,分解角质蛋白导致鳞屑脱落。这类感染多发生在足跖、手掌等部位,可能伴随瘙痒和环形红斑。实验室检查可见菌丝结构,需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3、遗传因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鱼鳞病患者存在丝聚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异常。这类患者全身皮肤呈现鱼鳞状脱屑,冬季加重,可能与脂质代谢酶缺陷有关。需长期使用尿素软膏等角质溶解剂维持治疗。
日常应避免热水烫洗和机械摩擦刺激,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沐浴露。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在50%-60%,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皮肤摩擦。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及必需脂肪酸,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状态。症状持续加重或合并感染时需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或皮肤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