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粒细胞酯酶2+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6/02 10:49
发布于 2025/06/02 10:49
尿粒细胞酯酶2+通常提示尿路感染可能,主要与细菌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尿路结石、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尿粒细胞酯酶阳性最常见于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细菌代谢产物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酯酶,检测结果2+表明尿液中存在中等量白细胞。需进行尿培养明确病原体,常用抗菌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
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造成尿道黏膜损伤,为细菌定植创造条件。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可表现为尿粒细胞酯酶阳性,伴尿频尿急症状。需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保持会阴部清洁,必要时更换导尿管。
结石机械刺激尿路上皮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除酯酶阳性外,尿常规常见红细胞增多。需通过泌尿系超声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大小,<6毫米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
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狭窄等解剖异常易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感染风险。儿童患者需排除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成人患者应注意前列腺增生等继发改变。影像学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可辅助诊断。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及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尿路防御机制下降。这类患者可能缺乏典型尿路刺激症状,但尿检持续异常。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避免憋尿行为。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可适量食用蔓越莓制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抑制细菌粘附尿路上皮。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妊娠期女性及儿童患者发现尿检异常建议尽早就诊。反复尿路感染者需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疾病,必要时进行泌尿系统全面检查。
上一篇 : 无名指第二关节肿疼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快睡着时感觉吸不上来气怎么办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