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干清窍证可出现口鼻干燥、眼干涩痛、咽干痒痛、皮肤干裂及便秘等症状。
1、口鼻干燥:
燥邪侵袭上焦,肺窍失润表现为持续性口干舌燥,需频繁饮水缓解,鼻腔黏膜干燥易出现鼻衄。可配合滋阴润肺中药调理,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2、眼干涩痛:
肝开窍于目,津液亏耗导致结膜干燥,出现异物感、灼热感,严重者出现视物模糊。人工泪液可暂时缓解,需辨证使用养肝明目方剂。
3、咽干痒痛:
燥热循经上扰咽喉,黏膜分泌减少引发咽部干痒、吞咽不适,晨起症状加重。推荐雪梨百合羹食疗,避免高声说话刺激。
4、皮肤干裂:
肺主皮毛功能失调,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脱屑、皲裂,秋冬季节加重。外用润肤膏基础上,需配合益气生津的内服药物。
5、便秘尿黄:
大肠津亏导致粪便干结难解,小便浓缩发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同时,可采用增液承气类方药润肠通便。
日常需保持环境湿度40%-60%,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多选用银耳、莲藕、荸荠等白色养阴食材。适度进行八段锦等柔缓运动,避免剧烈出汗加重津液消耗。冬季沐浴水温不宜超过40℃,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若出现持续发热、咯血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干燥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