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中毒症(专业名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高龄初产妇、多胎妊娠孕妇、慢性高血压患者、肥胖孕妇及有家族病史者。该疾病可能由血管内皮损伤、免疫调节异常、营养失衡、遗传易感性及胎盘缺血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血压监测、尿蛋白检测、营养干预、药物控制及适时终止妊娠等方式管理。
1、高龄初产妇:
35岁以上的初产妇因血管弹性下降及胎盘功能减退风险增加,更易发生妊娠中毒症。建议孕前全面体检,孕期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甲基多巴或拉贝洛尔。
2、多胎妊娠孕妇:
双胎或多胎妊娠时胎盘负荷过重,可能引发胎盘缺血和炎症因子释放,导致血压升高。需增加产检频率,限制钠盐摄入,保证优质蛋白供给,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3、慢性高血压患者:
孕前已确诊高血压的孕妇易合并子痫前期,可能与血管痉挛和肾脏灌注不足有关。孕早期需调整降压方案,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优先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妊娠安全药物。
4、肥胖孕妇:
体重指数超过30的孕妇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这些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建议通过低升糖指数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增长,每周体重增幅不超过0.5公斤。
5、有家族病史者:
母亲或姐妹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发病风险增加3-5倍,可能与遗传性血管紧张素基因多态性相关。此类人群应从妊娠12周起每日补充小剂量阿司匹林,并监测抗磷脂抗体等免疫指标。
妊娠中毒症的日常预防需注重膳食平衡,每日摄入绿叶蔬菜300克以上补充叶酸,适量食用深海鱼类获取ω-3脂肪酸。建议每周进行5次30分钟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孕妇瑜伽,避免久坐或突然体位改变。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出现持续性头痛、上腹痛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急诊处理,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能需要硫酸镁解痉治疗并提前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