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04 06:00
发布于 2025/06/04 06:00
小儿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病理学检查。
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患儿常出现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墨菲征阳性,即按压胆囊区时患儿因疼痛突然屏住呼吸。部分患儿可出现轻度黄疸。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肝功能检查可能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胆红素水平异常。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常明显增高。尿液检查可发现尿胆红素阳性。
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可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胆囊周围积液等特征性改变。腹部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胆囊炎症程度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磁共振胆胰管成像适用于复杂病例,可评估胆道系统状况。
需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相鉴别。婴幼儿还需排除肠套叠、先天性胆道畸形等疾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及针对性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病理检查可确诊。典型表现为胆囊壁各层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上皮脱落坏死。严重者可出现胆囊壁全层坏死或穿孔。
患儿确诊后应卧床休息,采取低脂流质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囊收缩。恢复期可逐步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日常护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建议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预防复发。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急性期应限制剧烈运动。家长需掌握基本护理知识,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上一篇 : 小儿急性胆囊炎吃什么好 小儿急性胆囊炎饮食宜忌盘点
下一篇 :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