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饮食需遵循补血、温养、清淡三大原则,具体包括增加含铁食物摄入、避免生冷刺激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1、补血原则:
月经期铁元素流失较多,需重点补充动物肝脏、鸭血、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建议选择猪肝每周2-3次,每次50克左右。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可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如进食菠菜时搭配橙子。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可辅助改善气血不足症状。
2、温养原则:
经期忌食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避免引起子宫收缩加剧痛经。推荐饮用红糖姜茶、桂圆茶等温性饮品,可加入少量陈皮理气健脾。日常烹调宜采用炖、煮等温热烹饪方式,适量添加姜、葱、蒜等温性调味料。寒性体质者可每周食用2-3次羊肉汤温补阳气。
3、清淡原则:
经期消化功能减弱,应减少油炸、烧烤等高脂食物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预防水肿。主食选择小米、糙米等粗粮,搭配清蒸鱼、白灼虾等低脂蛋白质。乳糖不耐受者可用酸奶替代牛奶,每日摄入乳制品300毫升左右。新鲜蔬菜每天不少于400克,以绿叶菜为主。
经期饮食需注意规律进餐,每日5-6餐少量多餐为佳。早餐建议食用热粥搭配鸡蛋,上午加餐可选择坚果与水果组合。午餐保证优质蛋白与主食比例1:2,晚餐宜清淡且睡前3小时完成进食。经期前三天可适当增加10%-15%的热量摄入,后期逐步恢复日常饮食。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建立经期饮食记录,观察不同食物对身体反应的影响,逐步形成个性化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