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引起的牙痛主要表现为放射性钝痛、夜间痛加重、局部肿胀、牙齿松动及感觉异常。这类疼痛通常与颌骨肿瘤、口腔癌或转移性肿瘤相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放射性钝痛:
肿瘤压迫或浸润三叉神经分支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上下颌、耳部或太阳穴,呈持续性钝痛,普通止痛药效果有限。颌骨中心性肿瘤如成釉细胞瘤早期常表现为该症状。
2、夜间痛加重:
肿瘤生长导致局部压力增加,卧位时血流回流受阻,夜间疼痛较白天明显加剧。口腔鳞癌侵犯牙槽神经时典型表现为静息痛,可能伴随腐臭味分泌物。
3、局部肿胀:
肿瘤占位效应可引起牙龈或颌面部不对称膨隆,触诊质地偏硬。上颌窦癌侵犯牙槽突时,常出现颊侧肿胀伴上颌后牙区疼痛,易误诊为根尖周炎。
4、牙齿松动:
肿瘤破坏牙槽骨或牙周膜时,相邻牙齿出现进行性松动而无明显龋坏。下颌骨骨肉瘤早期即可导致多颗牙齿移位,X线可见特征性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
3、感觉异常:
肿瘤侵犯神经可导致唇颊麻木或针刺感,下唇麻木需警惕下颌骨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如乳腺癌骨转移至颌骨时,可能同时存在病理性骨折风险。
出现不明原因牙痛伴随上述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CBCT或MRI检查。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过硬食物,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可使用含氟漱口水预防放射性龋。营养方面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度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定期口腔科随访监测骨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