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期间进行增强CT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监测病灶变化以及发现潜在并发症。增强CT通过造影剂显影能更清晰显示肿瘤大小、血供情况及周围组织侵犯程度,对临床决策调整具有重要价值。
1、疗效评估:
增强CT可量化测量肿瘤直径变化,对比化疗前后影像学特征。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中,病灶缩小超过30%提示部分缓解,稳定无进展视为疾病控制。对于淋巴瘤等血供丰富肿瘤,造影剂强化程度降低也能间接反映治疗效果。
2、病灶监测:
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肿瘤坏死或纤维化,普通CT难以区分活性病灶。增强CT通过动态观察造影剂灌注,能准确识别残留活性肿瘤组织。对于多发性转移灶,可同步评估全身各部位病灶的应答差异性。
3、并发症筛查:
化疗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管事件,增强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对于肝脏化疗损伤、肠穿孔等急腹症,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器官灌注异常和游离气体,较平扫CT敏感度提高40%以上。
4、治疗调整:
当增强CT显示肿瘤进展时,临床可能更换二线化疗方案或联合靶向治疗。对于出现包裹性积液、胆道梗阻等局部问题,可及时进行引流或支架植入等介入处理。检查结果直接影响后续疗程间隔时间和给药剂量。
5、预后判断:
化疗2-3周期后的增强CT应答情况与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相关。持续强化的病灶提示可能存在耐药克隆,需考虑基因检测。对于达到影像学完全缓解的患者,可辅助判断是否需巩固治疗或进入随访阶段。
化疗期间建议检查前4小时禁食但可饮水,糖尿病患者需暂停二甲双胍48小时。检查后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观察有无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合理搭配高蛋白饮食帮助恢复体力,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骨髓抑制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疼痛加重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