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感病毒感染吞噬了会传染吗
发布于 2025/06/06 11:00
发布于 2025/06/06 11:00
被流感病毒感染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污染物间接传播五种途径传染他人。
流感病毒携带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颗粒。这些飞沫在1米范围内易被他人吸入导致感染,尤其在密闭空间传播效率更高。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断该传播途径。
病毒可通过感染者鼻腔分泌物污染的手部或物品表面传播。健康人群接触被污染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后,若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6-72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典型症状。勤洗手能降低80%接触感染风险。
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病毒可附着在小于5微米的悬浮颗粒上长时间存留。医疗场所气管插管等操作会产生高浓度病毒气溶胶,普通人群在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中也有暴露风险。保持1.5米社交距离可减少感染几率。
妊娠期感染甲型流感的孕妇,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产道分泌物,或产后通过母乳喂养密切接触,均可能造成垂直传播。孕期接种灭活疫苗可为母婴提供双重保护。
病毒在潮湿环境下可存活24-48小时,通过被污染的餐具、毛巾等物品间接传播。使用60℃以上热水清洗物品,或采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表面,能有效灭活环境中的病毒颗粒。
流感季应注意每日摄入足够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保持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增强抵抗力。居室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确诊患者应单独使用卫生间并定期消毒高频接触物品表面。家庭成员接触患者后建议用75%酒精进行手部消毒,共同居住期间分餐进食可显著降低家庭聚集性感染风险。
上一篇 : 精神性脱发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 : 缺乏微量元素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