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激素替代、并发症监测、饮食调整及康复训练五个方面。
1、伤口管理:
术后需保持头部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抓挠。每日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术后7-10天拆线期间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处理。
2、激素替代:
垂体功能减退是常见术后并发症,需遵医嘱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甲状腺素等药物。用药期间定期复查激素水平,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突然停药可能诱发肾上腺危象。
3、并发症监测:
警惕尿崩症、脑脊液鼻漏等风险。记录24小时尿量,若持续超过3000毫升伴口渴需就医。出现清水样鼻腔分泌物时,应避免擤鼻并立即通知医生。
4、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鱼肉粥、蒸蛋羹。逐步过渡到低盐低脂普食,每日饮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
5、康复训练:
术后1周内以床上活动为主,2周后开始颈部轻柔伸展。3个月内避免弯腰提重物、高空作业等可能引起颅内压波动的行为。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
术后恢复期需保证充足睡眠,每日午休30分钟有助于垂体功能修复。建议采用高纤维饮食预防便秘,如燕麦、火龙果等。保持环境温度恒定,避免感冒诱发应激反应。定期复查头颅MRI评估肿瘤残留情况,术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家属应协助记录患者每日症状变化,包括视力、精神状态及体力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