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牙齿上出现白色斑块可能由釉质发育不全、龋齿早期脱矿、氟斑牙、营养缺乏或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涂氟、树脂渗透治疗、饮食调整、补充营养素及改善刷牙习惯等方式干预。
1、釉质发育不全:
牙齿发育期间釉质基质形成受阻导致,常见于早产儿或婴幼儿期高热病史。表现为牙面不规则白垩色斑块,质地较软。需加强口腔清洁,成年后可通过树脂修复或瓷贴面改善外观。
2、龋齿早期脱矿:
牙菌斑产酸侵蚀釉质表层引起,白斑多出现在牙龈边缘或牙缝处,用探针触碰有粗糙感。需进行专业涂氟处理,配合含氟牙膏刷牙,避免进食黏性甜食。
3、氟斑牙:
牙齿发育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导致,斑块呈云雾状对称分布,常见于高氟地区。轻度无需治疗,中重度可采用微研磨联合渗透树脂技术修复。
4、营养缺乏:
钙磷代谢异常或维生素D不足影响釉质矿化,斑块多出现于新萌出恒牙。需检测血清钙磷水平,增加乳制品、深海鱼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
5、口腔卫生不良:
长期菌斑堆积导致局部脱矿,常见于刷牙遗漏的牙颈部位。需使用含氟漱口水,采用改良巴氏刷牙法,每3个月进行专业洁治。
建议每日保证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食用坚果、绿叶蔬菜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限制碳酸饮料及果汁摄入频率,餐后及时漱口。6岁以下儿童应由家长辅助刷牙,使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白斑持续扩大或伴随牙齿敏感时应及时就诊。恒牙完全萌出前避免使用美白类牙膏,防止加重釉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