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期间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流感期间服用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防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药物副作用、缩短病程等机制发挥作用。
1、调节菌群平衡:
病毒感染及抗生素使用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可竞争性抑制致病菌定植,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临床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G株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病率。
2、增强免疫功能:
特定益生菌株能激活树突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促进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生成。布拉氏酵母菌可增强流感疫苗免疫应答,缩短发热持续时间约1.2天。
3、减轻炎症反应:
嗜酸乳杆菌NCFM株能下调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表达,缓解病毒感染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动物实验显示该菌株可使肺部炎症评分降低40%。
4、缓解药物影响:
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腹泻、恶心等消化道症状。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可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改善治疗耐受性。
5、辅助缩短病程:
复合益生菌制剂(含长双歧杆菌BB536等)联合常规治疗可使流感症状缓解时间提前1-3天。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有关。
选择益生菌时建议优先考虑临床验证菌株,如乳双歧杆菌HN019、短双歧杆菌M-16V等。每日摄入量需达到10^8-10^10CFU,可与常温流食同服避免胃酸破坏。流感急性期可配合饮用蜂蜜柠檬水、进食南瓜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彩椒等。需注意益生菌不能替代抗病毒药物治疗,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居家休息时保持空气流通,恢复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