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偏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肝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营养支持等方式改善。
1.病毒性肝炎: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AST/ALT升高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等药物,同时配合水飞蓟宾等保肝药物。病毒载量检测和肝脏超声是必要检查。
2.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AST/ALT通常轻度升高(2-3倍上限),多伴有中心性肥胖。治疗核心是减重5%-10%,建议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限制精制碳水摄入。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吡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
3.药物因素: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抗结核药(异烟肼)、他汀类药物等均可导致肝酶升高。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用药史采集和药物浓度检测有助于确诊。
4.酒精性肝损伤:
长期饮酒者AST/ALT比值常>2,伴有γ-GT显著升高。戒酒是根本措施,补充B族维生素和硫辛酸。严重酒精性肝炎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需监测Maddrey判别函数评分。
5.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除转氨酶升高外,常伴抗核抗体阳性。确诊需肝活检,治疗首选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需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和肝功能变化。
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肝脏负担。饮食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可适量食用西兰花、大蒜等含硫化合物食物促进解毒。运动以游泳、快走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周累计150分钟。每月复查肝功能,持续异常需进行肝脏弹性检测或CT/MRI检查。注意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中药或保健品,部分何首乌、土三七等药材具有肝毒性。保持情绪平稳,焦虑抑郁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肝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