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外阴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红肿、灼热感,可能伴有分泌物异常或排尿不适。常见临床表现有局部皮肤潮红、浅表溃疡、抓痕、分泌物增多、排尿疼痛。
1、皮肤潮红:
外阴皮肤因炎症刺激出现弥漫性充血发红,初期可能局限于大阴唇或小阴唇,严重时可波及会阴及肛周。患者常自觉皮肤温度升高,触碰有轻微刺痛感。生理性因素如衣物摩擦或卫生巾过敏可能加重症状,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浅表溃疡:
炎症进展可能导致表皮破损,形成边界清晰的浅表糜烂或溃疡面,多伴有浆液性渗出。溃疡面接触尿液或分泌物时会产生刺痛,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避免抓挠和使用碱性洗剂有助于创面修复。
3、抓痕形成:
剧烈瘙痒易引发搔抓行为,皮肤可见线状或点状抓伤痕迹,严重者可能出现血痂。反复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延长病程。冷敷或外用止痒药物可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分泌物异常:
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前庭大腺或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多为稀薄浆液性,合并感染时可呈脓性。分泌物pH值改变可能进一步刺激外阴皮肤。建议穿着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使用护垫等不透气物品。
5、排尿不适:
炎症波及尿道口周围时,排尿可能出现灼热感或尿频症状,但尿常规检查通常无异常。需与尿路感染鉴别,排尿后清水冲洗外阴可减轻刺激。
日常需注意外阴清洁,建议选择无皂基弱酸性洗剂,避免穿紧身化纤衣物。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益生菌有助于维持黏膜健康。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表现,应及时就诊妇科排查特异性感染。急性期可暂停性生活,减少局部摩擦刺激,避免使用含香精的卫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