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和畸形。距骨骨折的典型表现有局部压痛、关节功能障碍、异常骨擦音以及足部外观改变。
1、局部疼痛:
骨折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锐痛,负重时疼痛加剧。距骨作为足踝关节重要承重骨,骨折时疼痛多集中于踝关节前外侧,按压距骨颈或体部可诱发明显压痛。疼痛程度与骨折移位程度相关,完全性骨折疼痛更为剧烈。
2、肿胀淤血:
伤后2-3小时内出现进行性肿胀,伴随皮下淤青。距骨血供特殊,骨折后关节囊内出血可导致踝关节周围弥漫性肿胀,严重者出现张力性水疱。肿胀程度可反映软组织损伤的严重性。
3、活动受限: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功能明显障碍。距骨参与构成踝关节和距下关节,骨折后患者常无法完成正常步态,尝试活动时伴随关节交锁感。部分患者会出现足趾主动活动受限等伴随症状。
4、外观畸形:
严重移位骨折可见足部轮廓异常。距骨颈骨折可能出现足内翻畸形,体部粉碎性骨折可观察到踝关节增宽。畸形程度与骨折类型直接相关,Hawkins分型Ⅲ型以上骨折畸形更为显著。
距骨骨折后应严格避免患肢负重,使用支具固定保护踝关节。急性期可间断冰敷缓解肿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踝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改善关节功能。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出现持续疼痛或畸形加重需及时复查CT评估骨折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