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肺癌与肺结核是三种不同性质的肺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特征及治疗方式。肺炎由病原体感染引起,肺癌是恶性肿瘤,肺结核则属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1、病因差异:
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导致,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肺癌主要与吸烟、遗传或环境致癌物暴露相关;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经呼吸道传播引发,具有传染性。
2、症状特点:
肺炎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咳嗽伴脓痰;肺癌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后出现咯血、消瘦;肺结核常见低热盗汗、慢性咳嗽,痰中带血症状可持续数周。
3、影像学表现:
肺炎胸片多显示斑片状阴影;肺癌CT可见分叶状肿块或毛刺征;肺结核典型表现为上肺野浸润灶伴空洞形成,钙化灶常见。
4、诊断方法:
肺炎通过痰培养明确病原体;肺癌需支气管镜活检确诊;肺结核依赖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及结核菌素试验,分子检测可快速诊断。
5、治疗原则:
肺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肺癌需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肺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9个月,异烟肼、利福平为核心药物。
三类疾病均需加强营养支持,肺炎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肺癌患者需定期复查防止转移,肺结核患者应单独餐具消毒并保持通风。出现持续咳嗽、胸痛或咯血症状时,需及时进行胸部CT或痰液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注意戒烟、接种肺炎疫苗及卡介苗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