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骨折后可通过均衡营养补充、促进骨骼修复的食物选择、避免影响愈合的饮食习惯三种方法改善恢复。骨折恢复期需注重钙质、蛋白质、维生素D的摄入,同时减少高糖高盐食物。
1、钙质补充:
骨折愈合需要大量钙质参与骨骼重建。牛奶、奶酪等乳制品含生物利用率高的乳钙,每日建议摄入300-500毫升。豆腐、芝麻酱等植物性钙源适合乳糖不耐受儿童,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可提升吸收率。虾皮、小鱼干等连骨食用的海产品同时提供钙与胶原蛋白。
2、蛋白质搭配:
优质蛋白质是骨痂形成的物质基础。鸡蛋清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每天1-2个为宜。瘦肉末、去骨鱼肉等低脂动物蛋白易消化,可与黄豆、鹰嘴豆等植物蛋白交替食用。需注意骨折初期不宜过量摄入肉类,避免代谢性酸中毒影响钙沉积。
3、维生素协同:
维生素D通过促进肠道钙吸收直接参与骨代谢,可通过日照合成或食用香菇、蛋黄等获取。维生素K2存在于纳豆、发酵乳制品中,能引导钙质定向沉积于骨骼。新鲜彩椒、猕猴桃提供的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纤维合成,加速骨折断端连接。
骨折恢复期需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每天5-6餐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早餐可选择奶酪三明治搭配橙汁,午晚餐以清蒸鱼、上汤菠菜为主,间餐添加坚果酸奶或香蕉牛奶。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及过量甜食,防止糖分干扰钙磷代谢。适当进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配合营养补充能有效缩短愈合周期。如出现食欲减退、伤口异常肿胀需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