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具有起病隐匿、并发症多、低血糖风险高三类典型特征。主要特点包括症状不典型、心血管并发症高发、药物代谢差异显著。
1、症状不典型: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缺乏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约60%以非特异性表现就诊。口渴多饮可能被误认为老年人口干症,体重下降易归因于衰老。更多患者因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或反复尿路感染就诊,空腹血糖检测发现异常。部分患者甚至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跌倒风险增加等非代谢相关症状。
2、并发症高发:
老年糖尿病患者确诊时60%已存在慢性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较中青年患者快3-5倍,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2-3倍。微血管病变表现为视网膜病变(患病率38.8%)和糖尿病肾病(患病率31.5%)。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溃疡风险升高,合并感染后截肢率可达28%。
3、代谢特殊性: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影响药物代谢,磺脲类药物半衰期延长1.5-2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更易引发胃肠道反应。同时存在升糖激素调节异常,黎明现象发生率约45%,但反调节激素不足使低血糖恢复时间延长3-5倍。合并用药如β受体阻滞剂会掩盖低血糖症状。
老年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体化血糖管理方案,建议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血糖波动规律。饮食控制应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1.0-1.2g/kg,预防肌少症。运动选择八段锦等低冲击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定期筛查眼底病变、微量白蛋白尿及周围神经病变,每3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增加跌倒风险的降糖药物。家属需掌握低血糖识别与处理技能,夜间血糖不宜低于5.6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