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恢复一般需要8-12周,实际时间受到骨折类型、年龄、康复措施等因素影响。恢复方法主要有卧床制动、支具固定、功能锻炼。
1、卧床制动:
稳定性骨折初期需绝对卧床4-6周,采用轴向翻身法避免脊柱扭转。硬板床配合腰背部垫枕保持生理曲度,疼痛缓解后可逐步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
2、支具固定:
不稳定骨折或保守治疗患者需佩戴定制支具3-6个月。胸腰段骨折常用三点式矫形器,颈椎骨折采用Halo支架。支具每日佩戴时间需遵医嘱调整,同时配合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维持核心肌群力量。
3、功能锻炼:
急性期后开始渐进式康复训练,早期进行直腿抬高、臀桥等低强度运动,6周后加入小燕飞、游泳等脊柱伸展练习。骨质疏松患者需同步进行抗阻训练,骨折愈合后期可介入平衡训练预防跌倒。
脊柱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10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鱼。避免搬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定期骨密度检测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尤为重要,建议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水中运动促进骨重建。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复查MRI排除神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