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治疗需注意药物规范使用、定期监测指标、饮食调整、心理调节及并发症预防。主要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高碘食物、规律复查甲状腺功能、控制情绪波动、警惕甲亢危象。
1、药物规范: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需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或药物性肝损伤。出现皮疹、关节痛等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2、指标监测:
治疗初期每4-6周需复查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稳定后可延长至3-6个月复查。放射性碘治疗前后需定期评估甲状腺摄碘率,手术治疗后需监测甲状旁腺功能和血钙水平。
3、饮食管理:
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证充足热量供给,每日增加300-500千卡热量,适量补充蛋白质、钙质及维生素B族。戒烟戒酒可降低突眼加重的风险。
4、心理调节:
甲亢患者易出现焦虑、易怒等情绪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缓解压力。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精神刺激诱发病情反复。
5、并发症预防:
关注心悸、多汗症状变化,警惕甲亢危象发生。突眼患者需佩戴墨镜防光刺激,睡觉时抬高床头减轻眶周水肿。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应进行骨密度筛查,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甲亢患者日常应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烹饪时选用无碘盐,增加瘦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摄入。外出做好防晒,避免高温环境加重代谢亢进症状。治疗期间出现持续发热、心率超过140次/分、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坚持每年复查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