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症状严重程度与损伤范围和部位密切相关。
1、头痛:
脑挫裂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多位于受伤部位或全头部。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可能伴随头皮压痛。脑组织受损后引发的颅内压增高和局部炎症反应是主要原因。轻度头痛可通过休息缓解,持续加重的头痛需警惕颅内血肿形成。
2、恶心呕吐:
约60%患者会出现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升高直接相关。呕吐多发生在受伤后1-2小时内,可能不伴恶心感。延髓呕吐中枢受压或前庭系统受损时症状更显著。频繁呕吐需警惕脑疝风险,尤其伴随意识水平下降时需紧急处理。
3、意识障碍:
从短暂昏迷到持续植物状态均可出现,反映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受累程度。典型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可用于量化评估,评分≤8分提示重度损伤。意识状态波动可能提示进展性颅内出血。
4、肢体功能障碍:
运动皮层或锥体束受损时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先降低后增高。感觉皮层损伤导致痛温觉减退,顶叶挫伤可能引发实体觉障碍。小脑损伤表现为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这些体征具有定位诊断价值,常持续至恢复期。
5、癫痫发作:
约25%患者在急性期出现局灶性或全面性发作,与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相关。早期癫痫多在伤后24小时内发生,迟发性癫痫可见于恢复期。频繁发作可能加重脑缺氧,需药物控制。额叶和颞叶挫裂伤更易诱发癫痫。
脑挫裂伤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饮食宜选择低盐高蛋白流质,避免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恢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肢体康复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意识恶化、瞳孔不等大或持续高热等危险信号时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对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有重要意义,家属应参与康复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