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右上腹剧痛、黄疸三联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精神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胆道梗阻相关体征、全身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障碍。
1、寒战高热:
约90%患者出现39℃以上弛张热,伴明显寒战。因胆道内细菌及毒素入血引发菌血症,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发热多呈间歇性,抗生素治疗后可暂时缓解。
2、右上腹痛:
持续性右上腹或剑突下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体检可见墨菲征阳性,伴局部肌紧张及反跳痛。疼痛源于胆管壁充血水肿、胆道压力骤增,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管扩张。
3、黄疸加深:
梗阻性黄疸进行性加重,皮肤巩膜黄染伴尿色如茶。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85.5μmol/L,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胆道完全梗阻时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明显。
4、休克表现:
约20%患者出现血压下降(<90/60mmHg)、四肢湿冷等感染性休克征象。与内毒素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20×10⁹/L、降钙素原显著升高。
5、神经症状:
重症患者可有嗜睡、谵妄甚至昏迷,称为雷诺五联征。因胆红素及炎症介质透过血脑屏障导致中毒性脑病,多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胆道减压。
患者发病期间需绝对禁食,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能量。恢复期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优先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油腻及高胆固醇食品。日常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变化,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管情况。出现反复发热或黄疸加重时需警惕胆道狭窄或结石残留,建议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