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儿童罹患精神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异常、行为紊乱、认知障碍、社交退缩及躯体不适。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情绪波动、中期行为异常、后期功能退化三个阶段。
1、情绪异常:
早期常见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或亢奋,可能表现为无故哭泣、易怒或过度兴奋。部分患儿出现对既往喜爱事物丧失兴趣,伴随自责、绝望等负面情绪。双相情感障碍患儿可能出现情绪在抑郁和躁狂间快速切换。
2、行为紊乱:
进展期出现攻击性行为、自伤或破坏物品等异常举动。可能出现重复刻板动作如不停踱步、摇晃身体。部分患儿有幻听幻视导致的怪异行为,如对空说话、突然尖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病时行为问题更显著。
3、认知障碍:
思维内容异常表现为妄想观念,如坚信被监视或迫害。思维形式障碍可见言语散漫、逻辑混乱。学习能力明显下降,注意力持续时间和记忆力减退,部分患儿出现现实检验能力受损。
4、社交退缩:
逐渐回避与家人同学互动,拒绝上学或参与集体活动。情感反应迟钝,对他人关怀无回应。孤独症谱系共病时社交障碍更突出,可能完全丧失语言交流能力。
3、躯体不适:
可能出现非器质性头痛、腹痛等躯体化症状。睡眠节律紊乱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或昼夜颠倒。食欲显著改变导致体重骤增骤减,部分患儿伴随尿床等退行性行为。
建议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保证每日9-11小时睡眠。饮食注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限制高糖加工食品摄入。家长需接受专业培训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避免过度批评或溺爱两种极端。学校应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疗法辅助康复。定期复诊评估药物疗效与副作用,运动方面推荐每日30分钟游泳、瑜伽等低冲击有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