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常需要做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能评估气道阻塞程度、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治疗方案调整、鉴别其他肺部疾病、预测急性发作风险。
1、评估阻塞程度:
肺功能检查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指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此项检查可明确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早期发现肺功能下降趋势。
2、监测疾病进展:
定期肺功能检查能动态观察肺功能参数变化。当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年下降值超过50毫升时提示疾病快速进展,需要加强抗炎治疗和长期管理方案。
3、指导治疗调整:
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中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可判断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中重度阻塞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4、鉴别其他疾病:
肺功能检查能区分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通常存在显著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而肺气肿患者表现为弥散功能降低。
5、预测急性发作:
肺功能检查中的残气量增高和弥散功能下降是急性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重度气流受限患者每年急性发作次数可能达到3次以上,需要预防性使用免疫调节剂。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吸烟者需在戒烟后重复检测。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和粉尘刺激。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摄入,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膈肌功能。冬季注意保暖并接种流感疫苗,出现咳嗽加重或痰量增多时应及时复查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