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肿胀一般持续7-10天,消肿速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患者年龄及免疫力有关。可通过冷敷镇痛、中药外敷、保持口腔清洁、药物干预四种方法加速消肿。
1、冷敷镇痛:
急性期腮腺肿胀伴疼痛时,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婴幼儿需在监护下进行。
2、中药外敷:
青黛散或金黄散用醋调成糊状外敷肿胀部位,每日换药1次。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效,能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皮肤破损者禁用,过敏体质需先小范围试用。
3、口腔清洁:
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每日4-5次。腮腺导管开口于口腔,保持清洁可预防继发细菌感染。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齿,避免刺激腮腺导管。
4、药物干预:
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干扰素喷雾能抑制病毒复制,严重肿胀者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发病期间需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睾丸肿痛者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密切观察头痛、呕吐等表现,警惕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接触患者后5天内接种仍具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