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诱因包括足部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皮肤损伤、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灰指甲的医学名称为甲真菌病,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为主。
1、足部卫生不良:
长期不清洁足部或共用修甲工具会导致真菌滋生。真菌喜好潮湿环境,趾甲缝隙残留的皮屑和汗液为其繁殖提供条件。建议每日用硫磺皂清洗足部,保持趾甲干燥修剪,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
2、免疫力下降: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削弱机体抗真菌能力。免疫球蛋白缺乏时,白色念珠菌等条件致病菌易侵袭甲板。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衰退,灰指甲发病率较青年人高3倍。
3、甲周皮肤破损:
趾甲修剪过短、穿窄头鞋造成的甲沟损伤会破坏皮肤屏障。外伤后甲板与甲床分离形成的空隙,有利于真菌定植。临床常见因反复嵌甲诱发灰指甲的病例。
4、鞋袜不透气:
橡胶雨靴、化纤袜子形成的密闭环境使足部湿度达80%以上。这种环境能促进真菌孢子萌发,调查显示运动员灰指甲发病率达22%,与运动鞋长期闷热直接相关。
3、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障碍和糖代谢异常,甲组织葡萄糖含量升高形成真菌培养基。血糖控制不佳者灰指甲患病率超40%,且易合并细菌感染导致甲板化脓。
预防灰指甲需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公共场所避免赤脚行走,游泳池、浴室应穿防水拖鞋。已感染者可用冰醋酸溶液浸泡患甲,但需持续3-6个月方能见效。当甲板增厚超过2毫米或波及3个以上趾甲时,建议皮肤科就诊进行真菌培养,必要时口服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物。合并糖尿病者需优先控制血糖,血糖达标后治疗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