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后一般需在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3个月内每2周复查1次,6个月后每月复查1次,1年后可逐步延长至3-6个月复查1次。复查项目主要有肝功能检查、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监测、病毒学检测、影像学评估、并发症筛查。
1、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评估移植肝的功能状态。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若持续升高需警惕排斥反应或胆道并发症。检查频率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需终身定期监测。
2、免疫抑制剂监测:
需定期检测他克莫司、环孢素等药物的血药浓度,避免浓度过低引发排斥反应或过高导致肾毒性。术后3个月内需频繁调整剂量,后期浓度稳定后可减少检测频次。检测前需严格遵医嘱空腹采血。
3、病毒学检测:
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等检测,预防原发病复发。乙肝患者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EB病毒、巨细胞病毒检测可及时发现机会性感染,术后半年内感染风险最高。
4、影像学评估:
超声检查可观察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及胆管情况,排查血管狭窄或胆漏。CT或MRI用于评估肝实质病变,发现肿瘤复发或移植肝脂肪变。术后1年内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影像学检查。
5、并发症筛查:
需监测血糖、血压、骨密度等,防范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长期用药副作用。定期胃镜检查预防消化道溃疡,肺部CT排查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患者需加强肿瘤标志物随访。
肝移植术后需建立终身随访体系,除规范复查外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生食及酒精摄入。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对抗性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出现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稳定情绪有助于免疫调节,建议加入移植患者互助组织获得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