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骨折和盖氏骨折的主要区别在于损伤机制、骨折部位及伴随损伤。孟氏骨折指尺骨近端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盖氏骨折则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1、损伤机制:
孟氏骨折多由前臂旋前位受到纵向暴力引起,常见于跌倒时手掌撑地。盖氏骨折通常因前臂旋后位遭受直接暴力导致,如重物砸伤或交通事故。两者暴力作用方向不同,前者使桡骨头向前方脱位,后者迫使下尺桡关节分离。
2、解剖部位:
孟氏骨折发生在尺骨近1/3处,伴随桡骨头向前、外侧脱位。盖氏骨折位于桡骨远端1/3,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X线检查中,孟氏骨折可见尺骨骨折线向桡侧成角,盖氏骨折显示桡骨短缩畸形。
3、伴随损伤:
孟氏骨折可能损伤桡神经深支,导致伸指功能障碍。盖氏骨折常伴随尺骨茎突骨折或腕关节不稳定。两者均需评估血管神经状态,但孟氏骨折更易出现骨间后神经麻痹。
4、治疗原则:
孟氏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固定,若桡骨头复位失败需手术内固定。盖氏骨折多需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重点恢复桡骨长度和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儿童孟氏骨折可通过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盖氏骨折常需联合韧带修复。
5、预后差异:
孟氏骨折未及时处理易导致桡骨头再脱位和骨化性肌炎。盖氏骨折预后与下尺桡关节复位程度相关,残留脱位可能引起腕关节慢性疼痛。两者康复期均需渐进性功能锻炼,但盖氏骨折更强调腕关节稳定性训练。
两种骨折均需避免过早负重,孟氏骨折患者应限制前臂旋转活动4-6周,盖氏骨折需腕关节支具保护8周。康复期可进行冷敷缓解肿胀,逐步增加抓握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