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膜性肾病该怎样预后?

发布于 2019/02/26 14:48 复禾健康

1期膜性肾病该怎样预后?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肾病综合症是一组临床表现,并不是独立的病名,只要是符合大量蛋白尿(24小时定量大于3.5g),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称为肾病综合症,肾病综合症常常还会伴有血脂高,水肿等其他表现。很多疾病类型,比如微小病变,糖尿病肾病,FSGS等等,都可以导致肾病综合症,根据数据统计,成人肾病综合症里3个肾穿刺约有1个穿刺结果是膜性肾病。

1期膜性肾病该怎样预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原发性膜性肾病,有哪些因素影响它的预后。

1病理

肾穿刺组织学的发现通常被当作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当膜性肾病患者病理中可见严重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病变,患者预后较差,肾小管间质的损伤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判断比肾小球损伤关系更密切。

因为更明显的肾小管间质损伤,通常与高龄、高平均动脉压、低肌酐清除率有关。尽管肾小管间质损伤与肾脏寿命的下降有关,但是无法独立于基线临床指标预测,也就是说病理需要结合临床指标,不能单独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1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上提示膜性肾病会进行性恶化主要有:

1)发病时年龄较大(>50岁);

2)男性;

3)持续的肾病水平蛋白尿(大于3.5g/天),特别是尿蛋白大于8g/天;

4)发病时血肌酐已经升高;

2治疗反应

膜性肾病完全缓解:蛋白小于0.3g/天(间隔至少一周2次达到标准),血清白蛋白正常,肌酐正常;

部分缓解:尿蛋白下降大于50%同时尿蛋白0.3-3.5g之间(间隔至少一周2次达到标准),且白蛋白正常或改善,肌酐稳定。

即便不治疗或者保守治疗,大约会有5%-30%的人自己会在5年内完全缓解;25%-40%的患者5年内会部分缓解(达到蛋白定量<2g/d)。

有一项对不治疗的37个膜性肾病患者进行5年左右的随访研究,这37人中65%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16%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因为膜性肾病有自发缓解的倾向,医生通过对不同患者的风险预测,会选择出中低风险的患者,在观察期内(一般是6个月,有些情况会延长观察期)用保守治疗,也就是只用RAS阻断剂(普利类和沙坦类),降脂药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