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支气管扩张的CT表现
发布于 2025/06/11 18:32
发布于 2025/06/11 18:32
干性支气管扩张在CT上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扩张、树芽征、黏液栓形成及肺结构改变五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壁均匀或结节状增厚是早期常见表现,CT横断面显示支气管壁厚度超过同级肺动脉直径的1.5倍。慢性炎症导致黏膜下层纤维化和平滑肌增生,在肺窗图像上呈"双轨征",纵隔窗可见环形软组织密度影。这种改变多累及3-5级支气管,下叶基底段最为多见。
支气管内径持续扩大是诊断金标准,CT可见支气管直径大于伴行肺动脉(印戒征),扩张形态分为柱状、囊状和静脉曲张型。柱状扩张表现为支气管走行区平行线状影,囊状扩张呈成簇囊泡,静脉曲张型则显示串珠样改变。扩张支气管多与胸膜垂直分布,常伴管壁钙化。
终末细支气管内黏液嵌塞形成特征性树芽样改变,高分辨CT显示直径2-4毫米的小叶中心结节和分支线状影。这种征象反映小气道受累,常见于病变活动期,可能伴随空气潴留和马赛克灌注等继发改变。
扩张支气管内可见Y型或V型高密度黏液栓,CT值约10-40HU。黏液栓导致支气管截断征,增强扫描无强化。长期存在可能继发曲霉菌定植,形成"指套征"或"牙膏征",偶见钙化成分。
晚期病例出现肺容积缩小、肺气肿、纤维条索等继发改变。CT可见支气管扭曲聚拢、邻近胸膜增厚,部分患者合并肺叶萎缩。肺血管纹理紊乱呈"残根状",严重者出现肺动脉高压相关征象。
干性支气管扩张患者日常需重视呼吸道管理,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稀释痰液,进行腹式呼吸和体位引流训练。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避免接触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营养方面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C、E摄入,维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定期肺功能监测和胸部影像学随访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期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上一篇 : 女性霉菌性阴道炎怎么治疗 我的“特区”我做主
下一篇 : 宝宝11个月了可以吃盐了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