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跟肠套叠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5/06/11 19:08

肠梗阻与肠套叠是两种不同的肠道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肠梗阻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可由粘连、肿瘤或肠扭转引起;肠套叠则是肠管的一部分套入相邻肠腔内,多见于婴幼儿。

1、发病机制:

肠梗阻的病因包括机械性阻塞(如术后粘连、结肠肿瘤)、动力性障碍(如麻痹性肠梗阻)及血运性障碍(如肠系膜血管栓塞)。肠套叠则多因肠道蠕动节律紊乱导致近端肠管嵌入远端,儿童患者常与肠道淋巴组织增生相关。

2、好发人群:

肠梗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成人常见于腹部手术后或肠道肿瘤患者;肠套叠好发于3个月至6岁婴幼儿,尤其以4-10个月龄为高峰,成人发病多与肠道息肉或肿瘤相关。

3、典型症状:

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腹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肠套叠特征性症状为阵发性哭闹(婴幼儿)、果酱样血便及腹部腊肠样包块,成人多表现为急性肠梗阻症状。

4、影像学表现:

肠梗阻X线可见阶梯状液气平面,CT能明确梗阻部位及病因。肠套叠超声显示"同心圆"或"靶环征",空气灌肠可见"杯口状"充盈缺损,CT可见"肠管套叠"特征性表现。

5、处理方式:

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尝试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完全性梗阻需手术解除病因。儿童肠套叠发病24小时内可行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成人患者需手术复位,合并肠坏死需切除病变肠段。

预防肠道疾病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餐后剧烈运动。婴幼儿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出现异常哭闹、血便需及时就医。成人长期便秘或排便习惯改变应进行肠镜检查,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风险。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