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1 20:51
发布于 2025/06/11 20:51
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心脏泵血功能、外周血管阻力、循环血容量、血液粘稠度、血管弹性。
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将血液射入主动脉,形成收缩压。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显著升高;心率增快时,舒张期缩短可能导致舒张压上升。心功能不全患者因射血分数下降,常表现为脉压差缩小。
小动脉和微动脉通过平滑肌收缩调节血管直径,血管半径轻微变化即可显著改变血流阻力。长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持续收缩,可能引发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正常成人循环血量约5升,急性失血超过20%时血压明显下降。肾脏通过调节水钠重吸收维持血容量稳定,肾功能异常时易出现容量负荷过重性高血压。
红细胞比容增高或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时,血液流动阻力增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粘滞度可达正常值的2-3倍,常伴随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症状。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可缓冲血压波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顺应性下降,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维持正常血压需综合调控多重因素,建议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血压监测应选择安静状态,测量前避免吸烟、饮咖啡。中老年人定期检查颈动脉超声可早期发现血管弹性异常。存在高血压家族史者,建议每季度监测动态血压变化。
上一篇 : 尿检酸碱度8.5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 大脑囊肿的症状有哪些 大脑囊肿的3个症状常见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