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出现前,脚部会有4个变化,患者需密切留意,及时治疗
发布于 2025/06/09 14:29
发布于 2025/06/09 14:2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担心的并发症之一,但很多人往往等到脚部溃烂才发现问题。其实在严重病变发生前,我们的双脚早就发出过求.救信号。今天就带大家识别这些危险信号,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1、异常干燥脱屑
血糖升高会导致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异常,脚部皮肤会变得异常干燥,甚至出现鱼鳞状脱屑。这种干燥不是普通润肤霜能缓解的,需要特别注意。
2、颜色改变
局部皮肤发红、发紫或变暗都是血液循环异常的表现。特别是脚趾甲周围和脚底部位的颜色变化,往往预示着微循环障碍。
3、莫名瘙痒
持续性的脚部瘙痒,尤其是夜间加重的症状,可能是高血糖引发的神经病变早期表现。
1、刺痛或麻木感
像蚂蚁爬行般的刺痛感,或者穿袜子像隔了层纸的麻木感,都是典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2、温度觉减退
无法准确感知水温冷暖,容易发生烫伤而不自知,这种情况在洗脚时尤为危险。
3、位置觉异常
走路时有踩棉花感,或者经常无故绊倒,说明深感觉已经受到影响。
1、足弓变形
逐渐出现扁平足或高弓足等形态改变,这是足部小肌肉萎缩的结果。
2、趾甲变厚
趾甲增厚、变形,容易发生嵌甲,这种改变往往伴随着真菌感染风险增加。
3、关节僵硬
足部小关节活动度下降,特别是晨起时僵硬感明显,要警惕夏科氏关节病的可能。
1、小伤口久不愈合
平常几天就能好的小伤口,持续两周以上不见好转,这是局部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
2、反复出现鸡眼老茧
同一部位反复出现厚茧或鸡眼,说明该处持续受到异常压力,有发生溃疡的风险。
3、无痛性水泡
脚部莫名出现水泡却不觉得疼痛,这种"无症状"表现反而更危险。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像检查血糖一样认真检查双脚,特别是趾缝、足底等容易忽略的部位。发现上述任何异常,都要及时就医。记住,早期干预可以避免85%的截肢风险。从现在开始,给你的双脚多一份关爱吧!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