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拔牙,要做好的评估和监测,其他注意事项得牢记

发布于 2025/06/11 13:32

拔牙看似是个小手术,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却可能暗藏风险。最近一位老人在拔牙后突发脑梗的新.闻引发关注,这提醒我们:特殊人群的口腔治疗需要格外谨慎。今天就来聊聊,这类患者在拔牙前后需要注意的那些事。

一、为什么心脑血管患者拔牙风险更高?

1、应激反应带来的血压波动

拔牙过程中的疼痛和紧张会导致血压骤升,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数据显示,牙科治疗时收缩压可能瞬间升高20-40mmHg。

2、抗凝药物的影响

很多心脑血管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这可能导致拔牙后出血不止。但擅自停药又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要医生精准把控。

3、感染风险增加

这类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口腔创口更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又可能加重原有疾病。

二、拔牙前必须完成的4项评估

1、心血管系统评估

心电图检查必不可少,必要时还需做心脏超声。近期发生过心梗的患者,建议推迟非紧急拔牙至少6个月。

2、凝血功能检查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帮助医生判断出血风险。

3、血压监测

血压超过180/110mmHg时,应该先控制血压再考虑拔牙。

4、用药情况梳理

详细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特别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的种类和剂量。

三、拔牙当天的特别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时间段

建议安排在上午,这时患者身体状态相对稳定,且医院各科室都在正常工作,便于应急处理。

2、陪同人员必须到位

一定要有家属陪同,最好是有医学常识的亲属,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应急药物随身携带

硝酸甘油、降压药等急救药品要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

4、治疗时间控制

复杂拔牙最好分次进行,单次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四、拔牙后的重点观察指标

1、出血情况

轻微渗血是正常的,但如果30分钟后仍出血不止,需要立即处理。不要频繁吐口水,以免破坏血凝块。

2、疼痛程度

轻微疼痛可以冰敷缓解,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干槽症等并发症。

3、生命体征

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建议拔牙后观察2小时再离开医院。

4、全身症状

如出现胸闷、头晕、言语不清等,要立即就医。

五、特殊人群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1、冠心病患者

建议在心电监护下拔牙,备好急救设备。可以考虑术前使用镇静药物减轻焦虑。

2、脑梗后患者

要注意评估吞咽功能,避免误吸。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抗凝方案。

3、高血压患者

术前1小时可服用降压药,术中保持半卧位有助于血压控制。

4、糖尿病患者

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建议术前术后监测血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拔牙不是不能做,而是要做得更科学、更安全。记住一个原则:充分评估、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建议这类患者在拔牙前,一定要到心内科和口腔科进行联合会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毕竟,安全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