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看似是个小手术,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却可能暗藏风险。最近一位老人在拔牙后突发脑梗的新.闻引发关注,这提醒我们:特殊人群的口腔治疗需要格外谨慎。今天就来聊聊,这类患者在拔牙前后需要注意的那些事。
一、为什么心脑血管患者拔牙风险更高?
1、应激反应带来的血压波动
拔牙过程中的疼痛和紧张会导致血压骤升,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数据显示,牙科治疗时收缩压可能瞬间升高20-40mmHg。
2、抗凝药物的影响
很多心脑血管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这可能导致拔牙后出血不止。但擅自停药又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要医生精准把控。
3、感染风险增加
这类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口腔创口更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又可能加重原有疾病。
二、拔牙前必须完成的4项评估
1、心血管系统评估
心电图检查必不可少,必要时还需做心脏超声。近期发生过心梗的患者,建议推迟非紧急拔牙至少6个月。
2、凝血功能检查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帮助医生判断出血风险。
3、血压监测
血压超过180/110mmHg时,应该先控制血压再考虑拔牙。
4、用药情况梳理
详细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特别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的种类和剂量。
三、拔牙当天的特别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时间段
建议安排在上午,这时患者身体状态相对稳定,且医院各科室都在正常工作,便于应急处理。
2、陪同人员必须到位
一定要有家属陪同,最好是有医学常识的亲属,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应急药物随身携带
硝酸甘油、降压药等急救药品要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
4、治疗时间控制
复杂拔牙最好分次进行,单次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四、拔牙后的重点观察指标
1、出血情况
轻微渗血是正常的,但如果30分钟后仍出血不止,需要立即处理。不要频繁吐口水,以免破坏血凝块。
2、疼痛程度
轻微疼痛可以冰敷缓解,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干槽症等并发症。
3、生命体征
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建议拔牙后观察2小时再离开医院。
4、全身症状
如出现胸闷、头晕、言语不清等,要立即就医。
五、特殊人群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1、冠心病患者
建议在心电监护下拔牙,备好急救设备。可以考虑术前使用镇静药物减轻焦虑。
2、脑梗后患者
要注意评估吞咽功能,避免误吸。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抗凝方案。
3、高血压患者
术前1小时可服用降压药,术中保持半卧位有助于血压控制。
4、糖尿病患者
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建议术前术后监测血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拔牙不是不能做,而是要做得更科学、更安全。记住一个原则:充分评估、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建议这类患者在拔牙前,一定要到心内科和口腔科进行联合会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毕竟,安全永远要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