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性肺炎是以浆液性渗出为主的肺部炎症,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渗出类型包括浆液性渗出、纤维素性渗出、化脓性渗出等。
1、浆液性渗出
浆液性渗出是小叶性肺炎最常见的病理表现,渗出物稀薄透明,主要成分为血浆蛋白和少量炎性细胞。这种渗出多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肺泡腔内充满淡粉色液体,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等症状。早期及时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2、纤维素性渗出
纤维素性渗出表现为肺泡腔内出现大量纤维蛋白网,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渗出物较粘稠,可导致肺实变,胸片可见大片致密阴影。患者多伴有铁锈色痰、胸痛等典型症状,需使用敏感抗生素并配合祛痰治疗。
3、化脓性渗出
化脓性渗出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引起,渗出物呈黄绿色脓性,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这种情况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形成肺脓肿,需要强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需进行脓液引流。
4、出血性渗出
出血性渗出多见于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渗出。患者痰中常带血丝,严重者可出现咯血。这类肺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需使用止血药物。
5、混合性渗出
混合性渗出指同时存在两种以上渗出类型,常见于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情况。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制定综合方案,可能需联合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小叶性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以稀释痰液。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呼吸功能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