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牙基牙烂掉的概率较低,主要与基牙健康状况、口腔卫生、修复体密合度、咬合关系、医生技术等因素有关。全瓷牙本身不会导致基牙腐烂,但若存在继发龋、牙周病、粘接剂脱落、修复体破损、咬合创伤等问题时可能增加风险。
1.基牙健康状况
基牙本身存在龋坏或薄弱结构时,远期腐烂风险相对较高。治疗前需彻底清除腐质并进行桩核加固,必要时选择全冠修复而非直接贴面修复。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基牙异常。
2.口腔卫生维护
菌斑堆积是继发龋的主要诱因。使用牙线清洁修复体边缘,配合含氟牙膏可降低基牙龋坏概率。吸烟、高糖饮食等习惯会显著增加腐烂风险,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
3.修复体密合度
边缘微渗漏会导致细菌侵入。数字化取模和高质量粘接剂能提升边缘适应性。出现修复体松动或边缘发黑时应及时复诊,避免粘接剂溶解导致的微渗漏持续恶化。
4.咬合关系异常
咬合过紧或夜磨牙会导致修复体崩瓷,暴露基牙面。通过咬合调整垫或夜间佩戴颌垫分散咬合力。长期存在咬合创伤可能引发牙髓病变甚至牙根纵裂。
5.医生技术因素
规范的牙体预备能保留更多健康牙体组织。过度切削会削弱基牙抗力形,而预备不足则影响修复体强度。选择经验丰富的修复医师能有效控制基牙预备量误差。
为预防全瓷牙基牙腐烂,建议每日使用冲牙器清洁修复体邻间隙,避免用修复牙啃咬硬物。出现冷热敏感或牙龈肿胀需立即就医检查。定期拍摄X线片监测基牙状况,发现继发龋及时处理。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可降低牙周病风险。修复后前三年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后期可每年检查,通过专业评估早期干预潜在问题。良好的口腔维护习惯可使全瓷牙使用寿命显著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