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可能对身体造成神经系统损伤、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热性惊厥等重要危害。高热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异常、中暑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神经系统损伤
持续体温超过39摄氏度可能影响脑细胞功能,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受损。表现为烦躁嗜睡交替、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精神状态,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错误降温方式。
2、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高热加速水分蒸发与代谢,未及时补液易引发脱水。伴随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等表现。建议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率。
3、热性惊厥
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骤升时易发,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表现为四肢抽搐、眼球上翻、短暂意识丧失,通常持续1-3分钟。发作时应侧卧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长与形式供医生评估,绝大多数不会遗留后遗症。
小儿高热期间应保持环境通风,衣着宽松透气,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有无皮疹、呕吐、颈部僵硬等伴随症状。饮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代谢负担。若高热持续72小时不退或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