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血液病、外伤等原因引起。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实质的急症,可能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原因。持续高压状态会使脑内小动脉壁变脆,形成微动脉瘤,血压骤升时易破裂出血。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治疗需紧急降压,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控释片、乌拉地尔注射液,严重时需手术清除血肿。
2.脑血管畸形
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血管结构薄弱易破裂。常见于中青年,可能伴随癫痫发作或局灶性神经缺损。确诊需脑血管造影,治疗方式包括介入栓塞术、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3.脑动脉瘤
脑动脉壁局部膨出形成的动脉瘤,在情绪激动或用力时易破裂。典型表现为突发炸裂样头痛、颈项强直。通过CT血管成像可明确诊断,治疗需采用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弹簧圈栓塞。
4.血液病
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外伤即可诱发脑出血,常伴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全身出血倾向。需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同时治疗原发病。
5.外伤
颅脑遭受撞击、跌落等外力作用时,脑血管撕裂引发出血。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多合并颅骨骨折。现场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入院后根据出血量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或保守治疗。
预防脑出血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保持低盐饮食。中老年人建议每年进行脑血管筛查,发现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及时干预。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脑出血抢救的黄金时间在发病后6小时内。康复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