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结石、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腰痛的原因主要有久坐不动、腰部受凉、剧烈运动、妊娠压迫、盆腔炎症等因素。
1、久坐不动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腰椎间盘压力增大,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这种情况多见于办公室白领、司机等职业人群。改善措施包括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适当进行腰部伸展运动。
2、腰部受凉
寒冷刺激会引起腰部肌肉痉挛,血管收缩导致组织缺血。常见于冬季衣着单薄、夏季空调直吹腰部等情况。建议注意腰部保暖,可用热敷缓解症状,睡眠时避免腰部直接接触凉席。
3、剧烈运动
突然的腰部扭转或负重可能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损伤。多发于健身新手、重体力劳动者。急性期应停止运动并冰敷,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腰部稳定性。
4、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通常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感。可能与长期弯腰劳作、肥胖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椎牵引,药物可选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盐酸乙哌立松片。
5、强直性脊柱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表现为晨僵、夜间痛。HLA-B27基因阳性者易感,需长期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控制炎症,配合康复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建议每周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中适当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若腰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下肢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