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的适应证主要包括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影响视力、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严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干预通常在上述情况对视力构成直接威胁或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
1、玻璃体积血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腔形成积血,若积血持续不吸收超过3个月或反复出血,需通过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积血并处理出血源。手术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降低再出血概率。
2、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膜收缩牵拉视网膜造成脱离,尤其累及黄斑区时需紧急手术。通过切除增殖膜、解除牵引力,配合气液交换或硅油填充使视网膜复位。术后需密切监测眼压及复位情况。
3、黄斑水肿
持续存在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若对抗VEGF药物或激素治疗反应不佳,可考虑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能改善黄斑区微循环,但视力恢复程度取决于术前黄斑结构损伤情况。
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虹膜或房角新生血管导致眼压失控时,需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抗青光眼手术。部分病例可选择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作为术前辅助治疗,减少术中出血风险。
5、严重增殖性病变
广泛纤维血管增殖伴活跃新生血管时,即使尚未出现并发症也建议预防性手术。通过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切除,可阻断疾病进展,避免突发性视力丧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建议每日监测血糖波动范围,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增加深海鱼类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术后出血或伤口裂开。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骤降时须立即复诊。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及眼部化妆,按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