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可能出现血肿、感染、假体移位、皮瓣坏死、淋巴水肿等并发症。乳房重建手术方式主要有假体植入和自体组织移植两种,不同术式并发症风险存在差异。
1、血肿
术后创面渗血积聚形成血肿是常见早期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72小时。假体植入术因剥离范围较大更易发生,表现为术区肿胀、疼痛加剧。轻度血肿可加压包扎观察,严重血肿需手术清除止血。术前停用抗凝药物、术中彻底止血可降低发生概率。
2、感染
手术创面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2周,假体重建感染率略高于自体组织重建。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轻度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控制,假体周围严重感染可能需取出假体。严格无菌操作、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关键预防措施。
3、假体移位
假体重建后可能出现假体旋转、上移或外扩,多与术中腔隙分离不当或术后包扎固定不牢有关。表现为双侧乳房不对称、形态异常,严重移位需手术调整。选择合适尺寸假体、精确制作植入腔隙能有效预防该并发症。
4、皮瓣坏死
自体组织移植重建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TRAM皮瓣或DIEP皮瓣术后。因血管吻合不良或皮瓣设计不当导致血供不足,表现为皮瓣发绀、水疱甚至全层坏死。轻度坏死可清创换药,大面积坏死需手术修复。术前血管评估、精细显微吻合技术至关重要。
5、淋巴水肿
腋窝淋巴结清扫联合乳房重建患者易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可在术后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表现为患肢进行性肿胀、紧绷感,严重者影响关节活动。早期可通过按摩、压力治疗缓解,预防措施包括术中保留重要淋巴管、术后避免患肢过度用力。
乳房重建术后需密切观察术区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度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检查重建乳房形态和质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心理疏导有助于适应身体变化,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重建术后并发症多数可通过规范处理获得良好预后,患者不必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