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奶姿势、拍嗝、腹部按摩、转移注意力、适度保暖等方式缓解。打嗝是膈肌痉挛的表现,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现象。
1、调整喂奶姿势
喂奶时保持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避免平躺喂食。奶瓶喂养需确保奶嘴充满乳汁以减少空气吸入。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喂奶后竖抱15分钟。
2、拍嗝
喂奶间隙及结束后将婴儿竖抱,头部靠于成人肩部,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每次拍嗝持续3-5分钟,帮助排出胃内空气。拍嗝时可听到轻微嗳气声。
3、腹部按摩
婴儿仰卧位时用温暖手掌顺时针轻揉腹部,避开脐部。按摩力度以皮肤轻微凹陷为宜,每次5-8分钟。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膈肌痉挛。
4、转移注意力
用玩具吸引婴儿注意或轻声哼唱,通过外界刺激中断打嗝反射。可尝试轻弹足底或轻柔摇晃,但需避免剧烈动作。该方法对突发性打嗝效果较明显。
5、适度保暖
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打嗝,需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更换尿布时注意遮盖腹部,外出时增加包被厚度。过热也可能加重不适,需观察婴儿颈背部温度。
若打嗝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随呕吐、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胃食管反流等病理因素。日常喂养应少量多次,喂奶后避免立即平躺。新生儿期打嗝频率较高,通常随月龄增长逐渐减少,家长无须过度焦虑。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减少易产气食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