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可能引起肠炎,但并非所有息肉都会导致炎症。直肠息肉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肠炎、肠梗阻、出血、癌变、贫血等。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息肉。
1、肠炎
较大的直肠息肉可能阻塞肠道,导致粪便滞留,进而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等症状。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内镜下切除息肉是主要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奥沙拉秦等抗炎药物。
2、肠梗阻
体积过大的息肉可能完全阻塞肠腔,引发机械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腹部CT检查可确诊,严重者需手术解除梗阻。预防性切除有梗阻风险的息肉可避免该并发症。
3、出血
表面糜烂的息肉容易发生出血,表现为便血或粪便隐血阳性。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内镜下电凝止血或息肉切除能有效控制出血。贫血患者可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
4、癌变
腺瘤性息肉存在恶变风险,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和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定期肠镜监测能早期发现癌变倾向,及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阻断癌变进程。病理检查是判断息肉性质的金标准。
5、贫血
长期慢性出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血常规检查可确诊,治疗需同时纠正贫血和去除出血原因。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铁剂配合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
发现直肠息肉后应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以防息肉出血,建议每1-3年复查肠镜。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根据息肉性质和大小选择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预防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