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干燥综合征可通过人工泪液、促分泌药物、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等方式治疗。全身性干燥综合征通常与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变化、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
1、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适用于以眼干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缓解角膜干燥和异物感。常用药物包括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需避免含防腐剂的产品。严重眼干者可配合泪小点栓塞术,减少泪液流失。
2、促分泌药物
毛果芸香碱等胆碱能激动剂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改善口干症状。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出汗、头痛等副作用,心脏病患者慎用。服药后需加强口腔护理,预防龋齿发生。
3、免疫抑制剂
羟氯喹能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腺体破坏进程。甲氨蝶呤适用于合并关节症状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用药期间应防晒,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
4、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可缓解肌肉关节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加重口干。建议短期低剂量使用,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合并肾损害者禁用,服药期间需监测尿常规。
5、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适用于重症或合并淋巴瘤的患者,能靶向清除B淋巴细胞。治疗前需筛查乙肝病毒,输注过程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用药后免疫力下降,应避免接种活疫苗。
患者日常需保持环境湿度,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饮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眼科随访,监测疾病进展。冬季注意皮肤保湿,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时需多学科协作治疗,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