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可以短时间趴着睡,但长时间趴睡可能增加窒息风险。趴睡的危害主要有呼吸不畅、体温升高、头部变形、压迫内脏、猝死综合征。
1、呼吸不畅
新生儿颈部肌肉力量弱,趴睡时口鼻易被床褥遮挡,导致通气受阻。尤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需避免该姿势,建议家长在监护下让宝宝采用仰卧位睡眠。
2、体温升高
趴睡时面部紧贴床面,散热面积减少可能引发高热。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持续高温可能诱发脱水或热性惊厥,需保持室温适宜并定时检查后背温度。
3、头部变形
长期单侧趴睡会导致颅骨局部受压,可能形成姿势性偏头。建议每2小时调整头部朝向,清醒时多进行俯卧训练以促进颈部肌肉发育。
4、压迫内脏
趴睡时腹部持续受压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增加吐奶概率。餐后应竖抱拍嗝半小时再放置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减轻压力。
5、猝死综合征
趴睡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重要诱因,与呼吸抑制和二氧化碳潴留有关。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前均采用仰卧位睡眠,床上避免放置毛绒玩具等柔软物品。
建议家长在新生儿清醒状态且有人看护时进行短时间俯卧练习,每次不超过15分钟,这有助于运动发育。睡眠时应始终采用仰卧位,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婴儿床,床垫与护栏间隙不超过两指宽。定期检查宝宝睡眠姿势,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若发现呼吸异常、面色发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