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桡骨骨折后需要注意制动保护、定期复查、功能锻炼、药物管理和饮食调整。桡骨骨折多由外伤导致,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规范处理。
1、制动保护
骨折初期需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保持腕关节中立位。避免患肢提重物或支撑身体,睡眠时用软枕垫高减轻水肿。注意观察手指末梢血运,若出现青紫麻木需立即就医。
2、定期复查
术后1周需拍片确认复位情况,之后每2-3周复查X线直至骨痂形成。若发现骨折移位或愈合延迟,可能需调整固定方式或进行手术干预。儿童患者复查频率应更高。
3、功能锻炼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初期可配合热敷缓解僵硬。推荐握力球锻炼和前臂旋前旋后动作,每日3组每组10次,避免暴力牵拉导致二次损伤。
4、药物管理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配合接骨七厘片促进愈合。若存在开放伤口需服用头孢克洛预防感染。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
5、饮食调整
每日补充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多食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食物,限制浓茶咖啡影响钙吸收。肥胖患者需控制总热量避免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
康复期间建议戒烟限酒,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可进行健侧肢体力量训练维持全身机能,但6个月内避免高风险运动。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关节活动障碍,需及时复查排除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等并发症。定期监测骨密度,中老年患者可预防性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