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利尿消肿治疗、抗凝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通常与遗传因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干预。
1、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能有效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甲泼尼龙适用于激素依赖型病例,地塞米松多用于急性期短期控制。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及电解质,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库欣综合征或骨质疏松。激素治疗需遵循足量、慢减、长期维持原则,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
2、免疫抑制剂治疗
环磷酰胺适用于频繁复发病例,可调节T细胞免疫功能。他克莫司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减少蛋白尿,环孢素能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这类药物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或肝肾毒性,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血药浓度。免疫抑制剂常与激素联用,可减少激素用量并降低复发概率。
3、利尿消肿治疗
呋塞米能快速缓解高度水肿,需注意预防电解质紊乱。螺内酯作为保钾利尿剂可联合使用,氢氯噻嗪适用于轻度水肿。利尿期间需记录24小时尿量,限制钠盐摄入并补充白蛋白。严重低蛋白血症时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但需警惕容量负荷过重诱发心力衰竭。
4、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可预防血栓形成,尤其适用于血浆白蛋白低于20g/L的患儿。双嘧达莫能改善肾小球微循环,华法林需用于已发生血栓者。抗凝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皮下瘀斑或鼻出血等出血倾向。卧床期间应协助患儿进行被动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患儿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控制在2-3克,蛋白质摄入以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食物为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水肿消退后逐步恢复活动。注意皮肤清洁防止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家长应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观察有无咳嗽、发热等感染征兆,出现病情变化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