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隙出血怎么保守治疗

发布于 2025/06/15 13:06

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预防血管痉挛、镇痛镇静、预防并发症等措施。蛛网膜下隙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

1、卧床休息

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卧床期间需要定时翻身防止压疮,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绝对卧床的目的是降低再出血风险,促进出血吸收。

2、控制血压

需要将收缩压控制在120-140mmHg之间,可使用尼卡地平、乌拉地平等降压药物。血压过高可能导致再出血,血压过低则可能引发脑缺血。血压监测需要每2-4小时进行一次,根据血压波动调整用药方案。

3、预防血管痉挛

从出血后第4天开始使用尼莫地平持续静脉滴注,疗程14-21天。血管痉挛多发生在出血后4-14天,可能导致迟发性脑缺血。同时需要保证充足血容量,维持中心静脉压在8-12cmH2O。

4、镇痛镇静

对于剧烈头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镇痛药物。必要时可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镇痛镇静需要平衡治疗效果与意识状态监测,避免过度镇静影响病情观察。

5、预防并发症

需要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定期进行肺部物理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保守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症状变化。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保持大便通畅。恢复期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和认知功能训练。定期复查头部CT或MRI评估出血吸收情况,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如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